成語:不務正業
拚音 bù wù zhèng yè
解釋 務:從事。指丟下本職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一回:“這人不甚讀書,終日閑遊浪蕩,一自父母亡後,分外不務正業。”
例子 在那時候他們是被罵為不務正業的青年,但沒人知道當時的社會已無青年們可務的正業。(郭沫若《少年時代·我的童年》)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遊手好閑、貪圖安逸
歇後語 馬捉老鼠;辭去先生去做賊
典故
務:從事。
不幹正當的工作。
現多指丟下本職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金瓶梅》一回:“這人不甚讀書,終日閑遊浪蕩,一自父母亡後,分外不務正業。”清.吳熾昌《客窗閑話.假和尚》:“好為巧詐,不務正業。”《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七三回:“生下個兒子,卻是很沒出息的,長大了,遊手好閑,終日不務正業。”魯迅《準風月談.“吃白相飯”》:“至於‘吃白相飯’,那恐怕還是用文言譯作‘不務正業,遊蕩為生’,對於外鄉人可以比較的明白些。”
英語 do not attend to one's proper business (du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