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
過五關,斬六將 |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
河海不擇細流 | 比喻不論大小,一律收容。 |
何其相似乃爾 | 二者多麽相象,竟然到了這樣的地步。形容十分相象。 |
滑天下之大稽 | 強調事情非常滑稽可笑(帶諷刺意味)。 |
化幹戈為玉帛 | 比喻使戰爭轉變為和平。 |
惶惶不可終日 | 驚慌地連一天都過不下去。形容驚恐不安到了極點。 |
雞蛋裏找骨頭 | 比喻故意挑剔。 |
疾雷不及掩耳 | 突然響起雷聲,使人來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動作來得突然,使人來不及防備。 |
岌岌不可終日 | 形容情況非常危險,一天都過不下去。 |
既來之,則安之 | 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後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裏安下必來。 |
家醜不可外揚 | 家裏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揚。 |
江海不逆小流 | 江海的浩瀚,是能容納細流的緣故。比喻人氣度大才能擔當大事。 |
井水不犯河水 | 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 |
九鼎不足為重 | 形容說話有分量,比較起來九鼎也不算重。 |
九牛二虎之力 | 比喻很大的力氣。常用於很費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場合。 |
居移氣,養移體 | 指地位和環境可以改變人的氣質,奉養可以改變人的體質。 |
可望而不可即 | 能望見,但達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還不能實現的事物。 |
口惠而實不至 | 隻在口頭上答應給別人好處,而實際的利益卻得不到別人身上。 |
稂不稂莠不莠 | 既不象稂,也不象莠。比喻不成材,沒出息。 |
老虎頭上搔癢 | 比喻不自量力。 |
老死不相往來 | 指彼此不聯係,不交流情況。 |
雷聲大,雨點小 | 比喻做起事來聲勢造得很大,實際行動卻很少。 |
立於不敗之地 | 立於:處在。使自己處在不會失敗的地位。 |
菱角磨作雞頭 | 比喻困難大,波折多。 |
流言止於智者 | 沒有根據的話,傳到有頭腦的人那裏就不能再流傳了。形容謠言經不起分析。 |
驢唇不對馬嘴 |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
滿招損,謙受益 | 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
明人不做暗事 | 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見當麵提出,不在背後搗鬼。 |
牛頭不對馬嘴 |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
盆朝天,碗朝地 | 形容家庭中雜亂無條理。 |
貧無立錐之地 | 窮得連可以插下錐子那樣小的地方都沒有。形容窮困之極。 |
破題兒第一遭 | 比喻第一次做某件事。 |
起死人肉白骨 |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長出肉來。比喻給人極大的恩德。 |
前怕狼,後怕虎 | 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 |
前怕龍,後怕虎 | 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 |
前言不搭後語 | 說得話前後連接不上。多形容思想混亂,不能自圓其說。 |
強不知以為知 | 不懂裝懂,本來不知道,強說知道。 |
橋歸橋,路歸路 | 比喻互不相幹的事應該嚴格區分開來。 |
求大同,存小異 | 在大的、主要的方麵取得一致,而對某些小的、次要的問題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見。 |
求人不如求己 | 仰求別人,不如自己努力。 |
熱鍋上的螞蟻 | 形容心裏煩躁、焦急,坐立不安的樣子。 |
人不知,鬼不覺 | 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沒有被人發覺。 |
人人得而誅之 | 得:可以,能夠;誅:殺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殺死他。極言某人罪大惡極。 |
人心齊,泰山移 | 隻要大家一心,就能發揮出極大的力量。 |
如墮五裏霧中 | 好象掉在一片大霧裏。比喻陷入迷離恍惚、莫名其妙的境地。 |
如入無人之境 | 境:地方。象到了沒有人的地方。比喻打仗節節勝利,沒有遇到抵抗。 |
三寸不爛之舌 | 比喻能說會辯的口才。 |
三寸鳥,七寸嘴 | 比喻能說會道(多用於諷刺)。 |
三拳不敵四手 | 比喻人少的敵不過人多的。 |
三月不知肉味 | 三個月之內吃肉不覺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於某一事物而忘記了其它事情。也借用來形容幾個月不吃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