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投畀豺虎
拚音 tóu bì chái hǔ
解釋 畀:給與。原指那種好搬弄是非的人,要把他扔出去喂豺狼虎豹。形容人民群眾對壞人的憤恨。
出處 《詩經·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
例子 況且,未能將壞人“投畀豺虎”於生前,當然也隻好口誅筆伐之於後身。(魯迅《華蓋集續編·有趣的消息》)
語法 作謂語;形容人民群眾對壞人
典故
畀,給予。
謂丟給豺虎吃掉。
表示對惡人深惡痛絕。
周朝有個詩人作了一首痛恨讒人的詩,詩中稱:那個造謠的壞東西,是誰替他出主意;抓住那個壞東西,扔給豺虎填肚皮。
豺虎嫌臭不吃他,扔到北方不毛地。
不毛地也不接受,扔給老天去處理。
【出典】:《詩經·小雅·巷伯》:“彼譖人者,誰適於謀?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例句】:五代·劉煦《舊唐書·崔張蕭張李嚴傳論》:“彼林甫者,誠可投畀豺虎也。” 魯迅《華蓋集續編·有趣的消息》:“況且,未能將壞人‘投畀豺虎’於生前,當然也隻好口誅筆伐之於身後。”
近義詞 投之豺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