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
shēng yìng qì qiú
解釋
應:應和,共鳴;求:尋找。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比喻誌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出處
《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出而萬物睹。”
例子
朋來四方,~,達之至也。 明·李贄《富莫富於常知足》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彼此投合
典故
源見“同聲相應”。
指情同意合或誌同道合的人彼此間相互呼應或唱和。
明 劉若愚《酌中誌.見聞瑣事雜記》:“如酌古準今,談經論史,探性命之原,不朽之業,樂聲應氣求而不孤者,則劍君、鄭君是矣。”
近義詞
意氣相投 , 情投意合 , 聲求氣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