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少見多怪
拚音 shǎo jiàn duō guài
解釋 見聞少的人遇到不常見的事物就覺得奇怪。後常用來嘲笑見識淺陋的人。
出處 《抱樸子·神仙》:“夫所見少則所怪多,世之常也。”漢·牟融《牟子》:“少所見,多所怪,睹橐駝,謂馬腫背。” 少見多怪的故事
例子 人家說少見多怪,你多見了還是那麽多怪。(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六回)
語法 作謂語、狀語;指見識少
典故
漢 牟融《理惑論》:“諺雲:‘少所見,多所怪,睹馲駝,言馬腫背。’”後以“少見多怪”謂見聞少,遇不常見的事物以為怪。
清 魏源《聖武記》卷七:“彼鄂爾泰者,不陳明其所以然,而徒予世人以少見多怪也。”
近義詞 管見所及
反義詞 見多識廣 , 多見少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