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全軍覆沒
拚音 quán jūn fù mò
解釋 整個軍隊全部被消滅。比喻事情徹底失敗。
出處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與周兵屢戰,俱被陸續誅滅,複現原形,大失朝廷體麵,全軍覆沒;臣等隻得逃回。”
例子 太監郭敬監軍,諸將悉為所製,師無紀律,而宋濂朱冕全軍覆沒矣。(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九)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徹底失敗
典故
整個軍隊被消滅。
也比喻事情徹底失敗。
《舊唐書.李希烈傳》:“官軍皆為其所敗,荊南節度張伯儀全軍覆沒。”《宋史.崔與之傳》:“都統劉琸承密劄取泗州,兵渡淮而後牒報。琸全軍覆沒,與之憂憤,馳書宰相。”清.顧炎武《日知錄.宦官》:“至十四年陽和口之戰,太監郭敬監軍,諸將悉為所製,師無紀律,而宋謙、朱冕全軍覆沒矣。”亦作“全軍覆滅”。
毛澤東《蔣介石政府已處在全民的包圍中》:“它的前途必然是眾叛親離,全軍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