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去偽存真
拚音 qù wěi cún zhēn
解釋 除掉虛假的,留下真實的。
出處 唐·殷璠《河嶽英靈集序》:“實由主義惡華好樸,去偽從真,使海內詞人,翕然尊古,有周風雅,再闡今日。”
例子 人的認識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由淺入深、去偽存真的過程。
語法 作定語、賓語;指篩選資料
典故
除掉虛假的,保存真實的。
《續傳燈錄.褒禪溥禪師》:“權衡在手,明鏡當台,可以摧邪輔正,可以去偽存真。”毛澤東《實踐論》:“要完全地反映整個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質,反映事物的內部規律性,就必須經過思考作用,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改造製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論的係統,就必須從感性認識躍進到理性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