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青黃不接
拚音 qīng huáng bù jiē
解釋 青:田時的青苗;黃:成熟的穀物。舊糧已經吃完,新糧尚未接上。也比喻人才或物力前後接不上。
出處 《元典章·戶部·倉庫》:“即日正是青黃不接之際,各處物斛湧貴。”
例子 總算安然改業,否則也許還有一段青黃不接的失業時期。(鄒韜奮《經曆·英文教員》)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新舊連接不上
典故
青:田裏的青苗。
黃:成熟的穀物。
陳糧已經吃完,新穀尚未成熟。
《元典章.戶部.倉庫》:“即目正是青黃不接之際,各處物斛湧貴。”《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八一回:“我道:‘他既然要吃到湖南米,那能這樣便宜?’作之道:‘那不過青黃不接之時,偶一為之罷了;倘使終歲如此,那就不得了了!’”也比喻後繼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暫時中斷。
魯迅《而已集.革命時代的文學》:“不過中國沒有這兩種文學——對舊製度挽歌,對新製度謳歌;因為中國革命還沒有成功,正是青黃不接,忙於革命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