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蒲柳之姿
拚音 pú liǔ zhī zī
解釋 蒲柳:蒲和柳皆望秋先凋,引伸為早衰。舊時稱自己體質弱的客套話。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蒲柳之姿,望秋而落;鬆柏之質,經霜彌茂。”
例子 學生自愧~,敢煩桃李之教。 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五出
語法 作賓語;比喻衰弱的體質
典故
《世說新語.言語》:“顧悅與簡文(晉簡文帝司馬昱字道萬,元帝少子)同年,而發早白。簡文曰:‘卿何以先白?’對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鬆柏之質,經霜彌茂。’”又《晉書.顧悅之傳》:“顧悅之字君叔,少有義行。與簡文同年,而發早白。帝問其故。對曰:‘鬆柏之姿,經霜猶茂;蒲柳常質,望秋先零。’簡文悅其對。”
晉人顧悅善於辭令,有一次,簡文帝問他頭發因何早白?為討簡文帝歡心,他把自己比成先凋的蒲柳,而暗把簡文喻為經霜更茂的鬆柏。
後因以“蒲柳之姿”比喻體質衰弱,也有時用以比喻低賤。
唐.劉禹錫《酬楊八庶子喜韓吳興與予同遷見贈》詩:“煙霞為老伴,蒲柳任先凋”。
《紅樓夢》第五回:“覷看那,侯門豔質同蒲柳;作踐的,公府千金似下流。”
近義詞 蒲柳之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