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年高望重
拚音 nián gāo wàng zhòng
解釋 年紀大,聲望高。
出處 漢·揚雄《法言·孝至》:“年彌高而德彌劭者,是孔子之徒與。”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後來本鄉裏因他年高望重,就推他做了一位鄉董。”
例子 滿漢大小文武官員,包括諸王、貝勒、貝子,都知道肅親王的死活隻在~的禮親王代善的一句話。 姚雪垠《李自成》第五卷第一章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年長有德
典故
年紀大,名望高。
鄒韜奮《我們對於國事的態度和主張》:“而且不僅知識青年的自由安全毫無保障,甚至年高望重為中外人士所敬佩的馬寅初先生,也……被‘遣送前方考察經濟’。”洪深《五奎橋》:“周鄉紳頦下的長須,教人看了覺得他是‘年高望重’,不止他實際所過的五十三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