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暮鼓晨鍾
拚音 mù gǔ chén zhōng
解釋 佛教規矩,寺裏晚上打鼓,早晨敲鍾。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出處 唐·李鹹中《山中》詩:“朝鍾暮鼓不到耳,明月孤雲長掛情。”
例子 我委實的捱不徹暮鼓晨鍾。(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
語法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典故
同“晨鍾暮鼓”。
形容時光推移。
元 紀君祥《趙氏孤兒》二折:“程嬰,你隻依著我便了,我委實地捱不徹暮鼓晨鍾。”亦喻警人勸人之聲。
清 顏邦城《三刻〈黃門家訓〉小引》:“是深之可為格致誠正之功者,此訓也;淺之可為動靜語默之範者,此訓也;誰不奉為暮鼓晨鍾也哉!”
近義詞 暮鼓朝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