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捫虱而談
拚音 mén shī ér tán
解釋 捫:按。一麵捺著虱子,一麵談著。形容談吐偷竊,無所畏忌。
出處 《晉書·王猛傳》:“桓溫入關,猛被褐而詣之,一麵談當世之事,捫虱而言,旁若無人。”
例子 捫虱而談,當時竟傳為美事。(魯迅《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談吐從容
典故
捫:按、摸。
一邊從身上捉虱子,一邊與人交談。
形容放達任性,毫無拘束。
王猛(事跡見前“悠然自得”條)年輕時隱居山中,留心世事,希望得遇明主,施展抱負。
東晉大將桓溫北伐時,兵入函穀關,王猛覺得時機已到,便披著麻布粗衣去見桓溫。
交談中,他一麵和桓溫分析當時的形勢,一麵用手捉身上的虱子,就象身邊沒有別人一樣。
桓溫對他十分敬重,並請他出山輔佐自己,但因王猛的師父反對而未能成行。
【出典】:《晉書》卷114《王猛傳》2930頁:“桓溫入關,猛被褐而詣之,一麵談當世之事,捫虱而言,旁若無人。”
【例句】:宋·陸遊《舒悲》:“管葛逝已久,千古困俗學。捫虱論大計,使我思景略。” 清·敦誠《寄懷曹雪芹》:“當時虎門數晨夕,西窗剪燭風雨昏。接倒著容君傲,高談雄辯虱手捫。” 魯迅《而已集·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因不洗,便多虱。所以在文章上,虱子的地位很高,‘捫虱而談’,當時竟傳為美事。” 周恩來《送蓬仙兄返裏有感》詩之一:“捫虱傾談驚四座,持鼇下酒話當年。”
近義詞 捫虱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