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龍飛鳳舞
拚音 lóng fēi fèng wǔ
解釋 原形容山勢的蜿蜒雄壯,後也形容書法筆勢有力,靈活舒展。
出處 宋·蘇軾《表忠觀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於臨安。”
例子 抬頭看見北牆上掛著四幅大屏,草書得龍飛鳳舞,出色驚人。(清·劉鶚《老殘遊記》第九回)
語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書法筆勢有力
典故
形容書法筆勢遒勁活潑。
《老殘遊記》第九回: “抬頭看見北牆上掛著四幅大屏,草書寫得龍飛鳳舞, 出色驚人。 ” ●宋蘇軾《表忠觀碑》: “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於臨安。” 天目山: 山名。
在今浙江西北部,山多奇峰、竹林,為浙西名勝之地。
宋代蘇軾說,天目山象龍在飛,鳳在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