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心問口,口問心
拚音 xīn wèn kǒu kǒu wèn xīn
解釋 形容內心反複思考,自問自答。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十七回:“這才是進退兩難心問口,三思忍耐口問心。”
例子 這張姑娘隻管如此~的一番盤算,臉上那種為難的樣子,比方才憋著那泡尿還露著為難。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典故
指內心反複思忖,自問自答。
《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心問口,口問心,打算良久,連那奇珍異寶賣了,大約也夠了,且自顧命要緊。”也作【心口相商】。
清.李漁《閑情偶寄.脫套第五》:“故以此代心口相商。‘且住’者,稍遲以待,不可竟行之意也。”
近義詞 心喻口,口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