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信使往還
拚音 xìn shǐ wǎng huán
解釋 信使:指傳遞消息或承擔使命的人,即使者。雙方互派的使者來來往往。
出處 《資治通鑒•陳紀·高宗宣皇帝太建四年》:“壽陽被圍,大軍出拒之,信使往還,須稟節度。”
例子 卻說傅宗龍、楊文嶽會師之前,已經通過~,確定了基本方略,以穩重為上策。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十八章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交往等
典故
信使:指傳遞消息或承擔使命的人,即使者。
雙方互派的使者來來往往。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三十二章:“我景仰中山先生幾已二十年,信使往還者已多年,但我一直沒有得著見他麵的機會。”也作【信使往來】。
《讀通鑒論.陳宣帝.一一》:“信使往來,禮文相匹,縻其主於結綺、臨春賦詩行樂之中,則席卷而收之也,易於拾芥。”(結綺、臨春:南朝陳後主及其寵妃所住閣名。)
近義詞 信使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