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恐遭物議
拚音 kǒng zāo wù yì
解釋 物:這裏指人;議:議論。擔心遭到眾人的非議。
出處 《梁書·謝幾卿傳》:“時左丞庚仲容亦免歸,二人意誌相得,並肆誕縱,或乘露車曆遊郊野,既醉則執鐸挽歌,不屑物議。”
例子 劉氏早請立尚為嗣,紹因舍長立幼,~,特使譚出繼兄後,出為青州刺史。 蔡東藩《後漢演義》第八十回
語法 作謂語;害怕受到非議
典故
《梁書•謝幾卿傳》:“時左丞庚仲容亦免歸,二人意誌相得,並肆誕縱,或乘露車曆遊郊野,既醉則執鐸挽歌,不屑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