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據理力爭
拚音 jù lǐ lì zhēng
解釋 依據道理,竭力維護自己方麵的權益、觀點等。
出處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三十八回:“老兄既管了一縣的事,自己也應該有點主意。外國人呢,固然得罪不起,實在下不去的地方,也該據理力爭。”
例子 這是原則問題,一定要據理力爭。
語法 作謂語、賓語、狀語;指努力爭取
典故
依據事理,盡力爭取。
《文明小史》三八回:“老兄既管了一縣的事,自己也應該有點主意。外國人呢,固然得罪不得,實在下不去的地方,也該據理力爭。”郭沫若《反正前後》二篇二:“隻要於國計民生有關休戚的事,他在職責上,無論怎樣要據理力爭。更何況是有關桑梓的利益!”巴金《家》八:“我們再去據理力爭,非達到目的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