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經明行修
拚音 jīng míng xíng xiū
解釋 舊指通曉經學,品行端正。
出處 《三國誌·魏書·高柔傳》:“今博士皆經明行修,一國清選。”
例子 今博士皆~,一國清選。 《三國誌•魏書·高柔傳》
語法 作謂語、賓語;指通曉經學,品行端正
典故
明:明暢。
修:美好。
謂經學深湛,品行端正。
《漢書.王吉傳》:“初,吉兼通《五經》,能為騶氏《春秋》,以《詩》、《論語》教授,好梁丘賀說《易》,令子駿受焉。駿以孝廉為郎。左曹陳鹹薦駿賢父子,經明行修,宜顯以厲俗。”《後漢書.寇恂傳》:“恂經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從吏士。”《三國誌.魏書.高柔傳》:“然今博士皆經明行修,一國清選。”《明史.太祖紀三》:“丁醜,遣行人訪經明行修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