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錦囊佳句
拚音 jǐn náng jiā jù
解釋 指優美的詩句。
出處 唐·李商隱《李長吉小傳》:“恒從小奚奴,騎巨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
例子 餘戲題其簽曰:“錦囊佳句。”不知夭壽這機此已伏矣。(清·沈複《浮生六記·閨房記樂》)
語法 作賓語;指優美的文句
錦囊:用錦作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收藏詩文或文件。
指優秀的詩篇。
又作“古錦囊”、“古錦詩囊”“錦囊詩句”。
出自唐李賀之事跡。
李賀(790-816年)字長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陽人)。
唐代著名詩人。
據史書所載,他七歲便能賦詩。
每天清晨即騎弱馬外出,由一小奴背古錦囊,每有心得,便記下投入囊中。
到晚上回來時,詩便寫成。
他的詩構思奇特,意境優美,具有奇峭不羈、瑰麗淒側的獨特風格,當時沒有能模仿者,因此有“錦囊佳句”之稱。
李賀以父名晉肅,為避諱而不肯舉進士,隻任過協律郎,27歲便去世。
【出典】:《新唐書》卷203《文藝下·李賀傳》5788頁:“每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未始先立題然後為詩,如它人牽合程課者。及暮歸,足成之。”
【例句】:宋·黃庭堅《將次施州先寄張十九使君》:“收拾從來古錦囊,今知老將敵難當。” 宋·陸遊《衡門獨立》:“宋清藥卷貧來積,李賀詩囊病後空。” 宋·蘇舜卿《送王楊庭著作》:“落筆多佳句,時應滿錦囊。” 宋·陳師道《送澤之過維揚》:“囊中繡句歸應滿,不負韋郎五色箋。” 宋·陳與義《和孫升之》:“囊開古錦湖山出,何意一星窺妙文。” 元·沈禧《一枝花》:“詩裁錦囊奚奴捕,醉壓雕鞍侍女扶。” 清。
沈複《浮生六記·閨房記樂》:“詢其故,笑曰:‘無師之作,願得知己堪師者敲成之耳。’餘戲簽曰:‘錦囊佳句,不知壽夭之機此已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