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箭在弦上
拚音 jiàn zài xián shàng
解釋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為形勢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種行動。
出處 三國魏·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注引《魏誌》:“矢在弦上,不可不發。”
例子 我覺得以文字結怨於小人,是不值得的。至於我,其實乃是箭在弦上。(《魯迅書信集·致楊霽雲》)
語法 作賓語、定語;比喻情況危急
典故
《太平禦覽》卷五九七引北齊 魏收《魏書》:“陳琳作檄,草成。呈太祖(曹操)。太祖先苦頭風,是日疾發,臥讀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疾病。’太祖平鄴,謂陳琳曰:‘君昔為本初(袁紹)作檄書,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琳謝曰:‘矢在弦上,不得不發。’太祖愛其才,不咎。”《三國演義》三二回作“箭在弦上”。
後用來比喻事情到了不得不做或話不得不說的時刻。
柔石《二月》二四:〔陶慕刊〕:‘……老兄,求你不要去。
’蕭澗秋冷冷地說一句:‘箭在弦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