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門戶洞開
拚音 mén hù dòng kāi
解釋 門戶:房屋的出入處。比喻險要的地方。大門完全敞開,無遮無攔。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八十五回:“轉瞬間已近月宮,公遠扶住車子,玄宗凝眸一望,隻見月中宮殿重重,門戶洞開。”
例子 杆子嘩變,後路~,致全軍處境,萬分危急。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六章
語法 作定語、狀語;指沒遮攔
典故
洞開:大開。
比喻對敵人入侵毫無戒備、阻攔。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十三章:“派到中國來的間諜可以化裝為旅行家或者利用其他名義,在這個門戶洞開的國度裏以‘貴賓’的身分出現。”《塞上行.從嘉峪關說到山海關》:“綏遠如果再成問題,則寧夏與阿拉善及甘肅河西之門戶洞開。”又有【門戶開放】。
(開放:解除封鎖、限製。)毛澤東《“友誼”,還是侵略?》:“艾奇遜說:‘……美國始終維持對華外交政策的各項基本原則,包括門戶開放主義。’”吳玉章《從甲午戰爭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憶.二》:“美帝國主義來遲了一步,沒有在中國取得勢力範圍,因此便提出了狡詐的‘門戶開放’政策,希圖取得比其他帝國主義更多的利益。”
近義詞 門戶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