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黃旗紫蓋
拚音 huáng qí zǐ gài
解釋 天空中出現狀如黃旗紫蓋的雲氣。舊為皇帝出世的征兆。
出處 《三國誌·吳誌·孫皓傳》:“三年正月晦。”裴鬆之注引《江表傳》:“黃旗紫病見於東南,終有天下者,荊、楊之君乎?”
例子 ~,已絕東南,白馬素車,將降軹道。 《北齊書•文苑傳·樊遜》
語法 作賓語、定語;舊為皇帝出世的征兆
典故
《三國誌.吳書.孫皓傳》:“三年春正月晦,皓舉大眾出華裏……乃還。”南朝.宋.裴鬆之注引《江袁傳》:“初丹楊刁玄使蜀,得司馬微與劉廙論運命曆數事。玄詐增其文以誑國人曰:‘黃旗紫蓋見於東南,終有天下者,荊、楊之君乎!’又得中國降人,言壽春下有童謠曰‘吳天子當上’。皓聞之,喜曰:‘此天命也。’”
三國吳的最後一位皇帝孫皓不專心治國富民,反迷信東南方出現“黃旗紫蓋”是天命孫皓為帝王之說。
後遂用為迷信天命之典。
唐.李商隱《覽古》詩:“空糊赬壤真何益,欲舉黃旗竟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