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嘩眾取寵
拚音 huá zhòng qǔ chǒng
解釋 以浮誇的言論迎合群眾,騙取群眾的信賴和支持。
出處 《漢書·藝文誌》:“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揚抑,違離道本,苟以嘩眾取寵。”
例子 嘩眾取寵的人,是不受人歡迎的。
語法 作賓語、定語;形容輕浮好虛榮
典故
嘩眾:使眾人興奮激動。
寵:尊重。
用言論行動迎合眾人,以博取眾人的稱讚和支持。
《漢書.藝文誌》:“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嘩眾取寵。”魯迅《集外集.選本》:“不是說反對者‘別有用心’,便是‘嘩眾取寵’;客氣一點,也就‘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而問題於是嗚呼哀哉了。”亦作“嘩世取寵”。
宋.陸遊《曾文清公墓誌銘》:“及時相去位,為程氏學者益少,而公獨以誠敬倡導學者,吳越之間,翕然師尊,然後士皆以公篤學力行、不嘩世取寵為法。”
近義詞 誇大其詞
反義詞 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