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寒蟬仗馬
拚音 hán chán zhàng mǎ
解釋 仗馬:皇宮儀仗中的立馬。象皇宮門外的立仗馬和寒天的知了一樣。比喻一句話也不敢說。
出處 《新唐書·李林甫傳》:“君等獨不見立仗馬乎?終日無聲而飫三品芻豆,一鳴則黜之矣。”
例子 明達之士豈故為~哉?(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語法 作賓語;比喻一句話也不敢說
寒蟬:寒冷季節的知了;仗馬:皇宮儀仗中的立馬。
像寒冷季節中的知了和皇宮中的立仗馬一樣,不發出一點聲音。
形容不敢說話。
分別出自東漢劉勝和唐李林甫的事跡。
劉勝,字季陵,東漢潁川陽城(今河南登封西南)人,曾在蜀郡做官,後告老歸還鄉裏,閉門謝絕賓客。
同鄉人杜密批評他說:“你位居大夫之職,受到上官的重視,卻不肯薦舉善人善事,也不願揭發惡人惡事,隱瞞情況,顧惜自己,就像寒蟬一樣,一聲不吭。”李林甫事跡參見“弄獐”及“立仗馬”條。
後人把“寒蟬”與“立仗馬”兩件事情聯係起來,便成為“寒蟬仗馬”這一典故。
【出典】:《後漢書》卷97《杜密傳》:“後密去官還家,每謁守令、多所請托。同郡劉勝亦自蜀郡告歸鄉裏,閉門掃軌,無所幹及。太守王昱(yù鬱)謂密曰:‘劉季陵清高士,公卿多舉之者。’密知昱激己,對曰:‘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新唐書》卷223上《奸臣上·李林甫傳》6347-6348頁:“(李林甫)因以語動其餘曰:‘明主在上,群臣將順不暇,亦何所論?君等獨不見立仗馬乎,終日無聲,而飫三品芻豆;一鳴,則黜之矣。後雖欲不鳴,得乎?’由是諫爭路絕。”
【例句】: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序:“明達之士豈故為寒蟬仗馬哉?懾之於心,故慎之於口耳。”
近義詞 仗馬寒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