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墮高堙庳
拚音 huī gāo yīn bēi
解釋 墮:通“隳”,毀壞;堙:堵塞;庳:低處,指沼澤。削平高丘,填塞窪地。指治理水土。
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周語》:“昔共工欲壅防百川,墮高堙庳,以害天下。”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典故
墮:通“隳”。
毀壞。
高:高處,指山陵。
堙:堵塞。
庳:也作“卑”。
低處,指池澤。
鏟去丘陵,填平沼澤。
指治理水土。
《國語.周語下》:“昔共工欲壅防百川,墮高堙庳,以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