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黃驄少年
拚音 huáng cōng shào nián
解釋 《周書·裴果傳》:“ 果 從軍征討,乘黃驄馬,衣青袍,每先登陷陣,時人號為‘黃驄年少’。”後以“黃驄少年”指勇敢的年輕人。 唐 韋應物 《送孫徵赴雲中》詩:“黃驄少年舞雙戟,目視傍人皆辟易。”
典故
《北史.裴果傳》:“永安(北魏孝莊帝元子攸年號)末,盜賊蜂起,果從軍征討,乘黃驄馬,衣青袍,每先登陷陣,時人號為‘黃驄少年’。永熙(北魏孝武帝元驄年號)中,授河北郡守。”
北朝魏將領裴果,少年時從軍討虜,騎黃驄馬,穿青色戰袍,每戰均先衝鋒陷陣,當時人們稱他為“黃驄少年。”後因以“黃驄少年”用為指稱英勇善戰的青年將領的典故。
唐.韓翃《送孫潑赴雲中》詩:“黃驄少年舞雙戟,目視旁人皆辟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