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衡門泌水
拚音 héng mén mì shuǐ
解釋 謂隱居之地。 清 王韜 《原才》:“亂世而人才亦盛:或躬耕於隴畝之中,或誦讀於草野之內。上雖弗之用,而衡門泌水,固有以自樂其天也。”參見“ 衡泌 ”。
典故
《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饑。”朱熹集傳:“此隱居自樂而無求者之詞。言衡門雖淺陋,然亦可以遊息;泌水雖不可飽,然亦可以玩樂而忘饑也。”按,《魯詩》以“泌”為丘名。
見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
後以“衡門泌水”謂隱居之地。
清 王韜《原才》:“亂世而人才亦盛:或躬耕於隴畝之中,或誦讀於草野之內。上雖弗之用,而衡門泌水,固有以自樂其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