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風流宰相
拚音 fēng liú zǎi xiàng
解釋 不拘禮節和法度的宰相。
出處 《南史•王儉傳》:“儉常謂人曰:‘江左風流宰相,惟有謝安。’蓋自況也。”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口語
典故
《南史.王曇首傳.附王儉傳》:“監試諸生,巾卷在庭,劍衛令史,儀容甚盛。作解散幘,斜插簪,朝野慕之,相與放效。儉常謂人曰:‘江左風流宰相,惟有謝安。’蓋自況也。”
晉謝安雖是權重一時的宰相,但他好登山臨水,又好蓄妓,不拘小節,風流瀟灑,故王儉稱之為“風流宰相”。
後用為謝安的代稱,或泛指風度超逸的宰相。
宋.蘇軾《宿九仙山》:“風流王、謝(王指王導)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