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指東話西
拚音 zhǐ dōng huà xī
解釋 猶言東拉西扯。指說話文不對題或空言不實。
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七回:“三荷包再問問他,他便指東話西,一味支吾。又說:“臨時我自來照料。”又說:“連我也不懂得甚麽。”三荷包無可奈何,隻得辭了出來,又與丁師爺商量。”
例子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七回:“三荷包再問問他,他便~,一味支吾。”
語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處事
典故
指說話東拉西扯。
形容說話時比比劃劃的手勢動作。
《醒世恒言》卷五:“單氏走一步,哭一步。走了多時,不見虎跡。張稍指東話西,隻望單氏倦而思返。”《官場現形記》七回:“三荷包再問問他,他便指東話西,一味支吾。”亦作“指東畫西”。
《五燈會元.吉州仁山隆慶院慶閑禪師》:“不用指東畫西,實地上道將一句來。”《東周列國誌》四三回:“〔燭武〕麵無懼色,迭著兩個指頭,指東畫西,說出一段利害來。”亦作“指東說西”。
《兒女英雄傳》二五回:“又和他皮鬆肉緊的談了一會子道學,又指東說西的打了會子悶葫蘆。”
近義詞 指東說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