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直認不諱
拚音 zhí rèn bù huì
解釋 直截了當承認,毫不回避隱瞞。
出處 中國近台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徐錫麟安慶起義清方檔案》:“馬子畦一犯即現獲之黃福詭名,亦經質訊明確,直認不諱。”
例子
這幾條罪案,本社同人當然直認不諱。
★陳獨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辯書》
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諱:避忌,隱諱。
直接坦率地承認,毫不隱諱避忌。
章炳麟《論教育的根本要從自國自心發出來》:“本來宋儒的學說是從禪宗脫化,幾個直認不諱的?”
近義詞 自認不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