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古今中外
拚音 gǔ jīn zhōng wài
解釋 指從古代到現代,從國內到國外。泛指時間久遠,空間廣闊。
出處 清·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傑傳》第五節:“曆觀古今中外正史小說所記載英雄患難之事,驚心動魄者,不一而足。”
例子 翻遍了古今中外的曆史,沒有一個國家曾經用這種所謂示威運動而變成了既富且強。(茅盾《子夜》九)
語法 作賓語、定語、狀語;指古代現代國內外
典故
總括過去、現在,國內、國外。
表示所有、全部。
孫中山《心理建設(孫文學說)》第二章:“世之能用錢而不知錢之為用者,古今中外,比比皆是。”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傑傳》第五節:“曆觀古今中外正史小說所記載英雄患難之事,驚心動魄者,不一而足。”魯迅《“招貼即扯”》:“要是古今中外真的有過這等事,這才叫作希奇。”也作【中外古今】。
秦牧《愛友.諍友》:“這種例子在中外古今是隨處可以找到的。”
近義詞 古往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