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負老攜幼
拚音 fù lǎo xié yòu
解釋 背著老人,帶著孩子。形容百姓全體出動,流離失所的悲慘情景。
出處 漢·趙曄《吳越春秋·吳太伯傳》:“邠人父子兄弟相帥負老攜幼揭釜甑而歸。”
例子 至被詔書當出,民感其恩,以忘戀土,~,甘心景從,眾無攜一式,為煩兵衛。 《三國誌•吳誌·陸凱傳》
語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全體出動
典故
背負老人,手攙孩子。
形容百姓全體出動的情景或老弱流離失所的慘狀。
漢.趙曄《吳越春秋.吳太伯傳》:“邠人父子兄弟相帥負老攜幼揭釜甑而歸。”《三國誌.吳書.陸凱傳》:“至被詔書當出,民感其恩,以忘戀土,負老攜幼,甘心景從,眾無攜貳,不煩兵衛。”亦作“負老提幼”。
《雲笈七簽》卷一九:“當期之世,水旱蝗蟲,五穀饑貴,兵革並起,人民疾疫,道路不通,負老提幼,流散他方。”
近義詞 扶老攜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