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非愚則誣
拚音 fēi yú zé wū
解釋 誣:誣蔑。不是生性愚蠢的話,就是故意汙蔑。
出處 《莊子·秋水》:“蓋師是而無非,師治而無亂呼?是未明天地之理,萬物之情者也。是猶師天而無地,師陰而無陽,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語而不舍,非愚則誣也。”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人的做事方式
典故
誣:欺騙。
不是愚昧無知,就是存心欺騙。
指斥別人堅持錯誤意見。
語出《莊子.秋水》:“是猶師天而無地,師陰而無陽,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語而不舍,非愚則誣也。”《韓非子.顯學》:“故明據先王,必定堯舜者,非愚則誣也。”宋.王安石《太古》:“吾以為識治亂者,當言所以化之之術,曰:‘歸之太古’,非愚則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