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束蒲為脯
拚音 shù pú wéi pú
解釋 將捆束的蒲柳說成肉脯。指有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出處 《文選•潘嶽〈西征賦〉》“野蒲變而成脯,苑鹿化以為馬”李善注引漢·應劭《風俗通》:“秦相趙高指鹿為馬,束蒲為脯,二世不覺。”
例子 無
語法 作謂語、定語、賓語;多用於比喻句
典故
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秦相趙高,指鹿為馬,束蒲為脯(音fǔ,肉幹),二世不覺。”(按:見《風俗通義校注》佚文,輯錄自《文選》卷一〇潘安仁《西征賦》唐.李善注引《風俗通》)
《北堂書鈔》卷一四五引《古今注》:“秦二世時,丞相趙高用事,乃先獻蒲脯、鹿馬,以驗群臣也。”《古今注》,晉.崔豹撰。
《金樓子.箴戒篇》:“秦二世即位,自幽深宮,以鹿為馬,以蒲為脯。”《金樓子》六卷,梁元帝撰。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專權,他為了試驗群臣百官是否服從自己,曾束蒲為脯,以鹿為馬,獻給胡亥,臣僚凡敢說是鹿是蒲的,都被殺死。
“束蒲為脯”與“指鹿為馬”一樣,用為權奸專政故意顛倒是非之典。
《文選》卷一〇潘安仁(嶽)《西征賦》:“野蒲變成脯,苑鹿化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