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無所畏忌
拚音 wú suǒ wèi jì
解釋 沒有什麽畏懼和顧忌。
出處 漢·班固《漢書•王尊傳》:“專權擅勢,大作威福,縱姿不製,無所畏忌,為海內患害。”
例子 董艾放縱,~,中丞按奏,而取退免。 《晉書•齊王冏傳》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人膽大妄為
故事 漢元帝時期,中書謁者令石顯依仗皇帝的寵信獨斷專行、作威作福、胡作非為、無所畏忌,百官都很畏懼他,連丞相匡衡、禦史大夫張譚對他也要拍馬奉承,敢怒不敢言。漢成帝即位後,降石顯為中太仆,司隸校尉王尊才敢上書攻擊匡衡等人不敢主持公道
典故
忌:顧忌。
沒有什麽畏懼和顧忌。
《漢書.王尊傳》:“專權擅勢,大作威福,縱恣不製,無所畏忌,為海內患害。”《晉書.齊王冏傳》:“董艾放縱,無所畏忌,中丞按奏,而取退免。”亦作“無所忌憚”。
憚:怕。
南朝齊.孔稚珪《奏劾王融》:“威福自己,無所忌憚,誹謫朝政,曆毀王公。”宋.王安石《論孫覺令吏人寫章疏劄子》:“危言正論,無所忌憚,亦何謹密之有乎?”亦作“無所顧忌”。
《晉書.陶侃傳》:“稱肆縱醜言,無所顧忌,要結諸將,欲阻兵構難。”宋.蘇軾《策略五首》之三:“使其心無所顧忌,故能盡其才而責其成功。”唐.杜光庭《仙傳拾遺.李球》:“有一木如柱,隨風飛出。球性軒悍,無所顧忌,遂力扳其木,卻墜入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