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兩兩三三
拚音 liǎng liǎng sān sān
解釋 ①指三兩為群。②形容稀疏。
出處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今冀粥有樂名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戴牛角相抵。”元·楊載《宿浚儀公湖亭》詩:“兩兩三三白鳥飛,背人斜去落漁磯。”
例子 淒涼江夏秋風裏,~鬼火青。 胡韞玉《哭唐守楩集放翁句》
語法 作定語、狀語;形容數目不多
典故
謂三兩為群。
南朝 梁 任昉《述異記》卷上:“今冀州有樂名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戴牛角而相抵。”元楊載《宿浚儀公湖亭》詩:“兩兩三三白鳥飛,背人斜去落漁磯。”亦形容稀疏。
胡韞玉《哭唐守楩集放翁句》:“淒涼江夏秋風裏,兩兩三三鬼火青。”
近義詞 三三兩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