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杜漸防微
拚音 dù jiàn fáng wēi
解釋 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微:微小。錯誤或壞事剛冒頭就及時製止,不讓它發展。
出處 《後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凶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例子 杜漸防微之責,舍我輩其誰堪任之!(聞一多《給梁實秋、吳景超、翟毅夫、顧毓琇、熊佛西諸先生》)
語法 作謂語、定語;同“杜漸防萌”
故事 漢和帝劉肇即位後,竇太後掌權,她的哥哥竇憲被封為武陽侯,權力越來越大。丁鴻直言不諱地對劉肇說大將軍武陽侯竇憲儀仗太後的勢力,包攬朝政,這是朝廷的隱患要及時清除。漢和帝采納了丁鴻的意見,罷免了竇憲等人的官職
典故
同“杜漸防萌”。
晉 葛洪《抱樸子.明本》:“昔之達人,杜漸防微,色斯而逝,夜不待旦。”孫中山《三民主義的解釋》:“兄弟民生主義的辦法,主張‘平均地權’,在中國本是杜漸防微的意思。”
反義詞 任其自然
英語 be precautious beforehand;guard against creepint corruption or mal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