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洞見症結
拚音 dòng jiàn zhèng jié
解釋 洞見:清楚地看到;症結:肚子裏結塊的病,比喻問題的關鍵。比喻事情的糾葛或問題的關鍵所在。形容觀察銳利,看到了問題的關鍵。
出處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髒症結,特以診脈為名耳。” 洞見症結的故事
例子 香畹首肯曰:“斯言洞見症結矣。”(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
語法 作謂語;形容觀察銳利,看到了問題的關鍵
故事 戰國時期,著名的醫學家扁鵲跟隨民間醫生長桑君學醫,學習了十多年,積累了一些秘方與偏方。長桑君在臨終前把所藏的秘方和醫書交給扁鵲,並送給他一副藥。扁鵲連服了30天後,就能洞見症結,對症下藥,從而成為一代名醫
典故
比喻明察隱微、關鍵。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 “香畹首肯曰: ‘斯言洞見症結矣。’”●《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長桑君〕乃出其懷中藥予扁鵲: ‘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 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忽然不見,殆非人也。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症結,特以診脈為名耳。” 症結: 病灶。
扁鵲:春秋時醫學家。
姓秦,名越人。
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人。
長桑君: 扁鵲之師。
相傳長桑君曾送給扁鵲一種藥,令飲上池水,扁鵲服後三十天,竟能隔牆見人,洞察病人五藏內的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