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
        dào zhōng yǎn ěr
    
    
         解釋
        盜:盜竊;鍾:古代一種樂器。偷鍾時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出處
        《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例子
        複又~,嫁禍於人。 《舊唐書•哀帝紀論》
    
    
         語法
        作定語、賓語;指自欺欺人
    
    
         典故
        同“掩耳盜鈴”。
唐 吳兢《貞觀政要.公平》:“為之而欲人不知,言之而欲人不聞,此猶捕雀而掩目,盜鍾而掩耳者,隻以取誚,將何益乎?”《雲笈七籤》卷九十:“若人不知則鬼神知之,鬼神已知而雲不知,是盜鍾掩耳之智也。”
     
         近義詞
        掩耳盜鈴 , 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