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帶牛佩犢
拚音 dài niú pèi dú
解釋 原指漢宣帝時渤海太守龔遂誘使持刀劍起義的農民放棄武裝鬥爭而從事耕種。後比喻改業歸農。
出處 《漢書·龔遂傳》:“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
語法 作謂語、賓語;指重視農業
典故
借指持帶刀劍。
宋蘇軾《張作詩送硯反劍乃和其詩卒以劍歸之》詩: “豈比杜陵貧病叟,終日長镵隨短蓑。斬蛟刺虎老無力,帶牛佩犢吏所訶。” 參見:○賣劍買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