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拒虎進狼
拚音 jù hǔ jìn láng
解釋 比喻一害剛去,又來一害。
出處 明·張煌言《複郎廷佐書》:“乃拒虎進狼,既收漁人之利於河北。”
例子
若名為同心禦侮,實乃利吾土地,我則拒虎進狼,彼則翻雲覆雨。
★陳光遠《請力爭青島電》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措施不得力
典故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的縮語。
比喻擋住了這個壞人,又來了另一個壞人。
明.張煌言《複郎廷佐書》:“乃拒虎進狼,既收漁人之利於河北,而長蛇封豕,複肆蜂蠆之毒於江南。則清人果恩乎仇乎?執事亦可憬然自悟矣。”亦作“拒虎引狼”。
柳亞子《悲楊忠文烈士》:“拒虎引狼天已醉,泣麟悲鳳道全非。”
近義詞 拒狼進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