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鴻案鹿車
拚音 hóng àn lù chē
解釋 比喻夫妻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體貼,同甘共苦。
出處 鴻案:《後漢書·梁鴻傳》載有梁鴻之妻舉案齊眉的故事,後用以指夫妻相敬如賓。鹿車:《後漢書·鮑宣妻傳》載有鮑宣與妻共駕鹿車歸鄉的故事。後用以指夫妻同甘共苦。
例子 劍雲是寒士生涯,租定了四斜街一所小小四合房子,夫妻團聚,卻儼然~。 清·曾樸《孽海花》第十四回
語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夫妻間
謂夫妻相敬如賓,同甘共苦。
《孽海花》第十四回: “劍雲是寒士生涯,租定了四斜街一所小小四合房子,夫妻團聚,卻儼然鴻案鹿車。” ●《東觀漢記·梁鴻傳》: “鄉裏孟氏女,容貌醜而有節操。多求之,不肯。父母問其所欲,曰: ‘得賢婿如梁鴻者。’ 鴻聞,乃求之。女椎髻著布衣,操作具而前。鴻大喜,曰:‘此真梁鴻妻也,能奉我矣! ’ 字之曰德耀,名孟光。將妻之霸陵山,耕耘織作以供衣食,彈琴誦詩以娛其誌……每歸,妻為具食,不敢於鴻前仰視,舉案常齊眉。” 又《鮑宣妻傳》: “鮑宣之妻,桓氏女也,字少君。宣嚐就少君父學。父奇其清苦,以女妻之,裝送甚盛。宣不悅……妻曰: ‘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約,故使賤妾侍執巾櫛。既奉君子,唯命是從。’ 妻乃悉歸侍禦服飾,更著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鄉裏拜姑。禮畢,提甕出汲,修行婦道,鄉邦稱之。” 鹿車: 用人力推挽的小車。
東漢梁鴻曾因避禍到吳地,為人賃舂,每勞作歸家,妻孟光敬奉飯食,高舉食案齊眉。
又,鮑宣曾從少君父求學,少君父因其清貧有誌,修德守約,便將少君許嫁給他,並陪以豐厚嫁妝。
宣不悅,恐少君自幼嬌貴,不甘貧賤生活。
於是,少君退歸陪嫁財物,與宣共推小車歸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