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橫三豎四
拚音 héng sān shù sì
解釋 猶言橫七豎八。
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三回:“一壇酒我們都鼓搗光了,一個個吃的把臊都丟了,三不知的又都唱起來。四更多天才橫三豎四的打了一個盹兒。”
例子 寶釵便順著遊廊,來至房中,隻見外間床上~,都是丫頭們睡覺。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六回
語法 作狀語、定語;指雜亂無章
典故
形容雜亂無章,毫無條理。
《五燈會元.寶峰克文雲庵真淨禪師》:“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腳頭腳尾,橫三豎四。”《兒女英雄傳》三八回:“沿街又橫三豎四,擺著許多笤帚、簸箕、撣子、毛扇兒等類的攤子、擔子。”老舍《二馬》二段一二:“說到這裏,李子榮又樂起來了,而且橫三豎四的抓了抓頭發。”
反義詞 整整齊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