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從容自若
拚音 cóng róng zì ruò
解釋 從容:不慌不忙,很鎮靜;自若:自在,如常,保持原樣。不慌不忙,沉著鎮定。
出處 《舊唐書·劉世龍傳》“而思禮以為得計,從容自若,嚐與相忤者,必引令枉誅。”
例子
“請你數一數高家究竟有幾個象樣的人!”覺民從容自若地嘲諷道,仿佛他自己並不是高家的子弟。
★巴金《春》三十一
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人很沉著
典故
從容:沉著,鎮定。
自若:自在,如常。
沉著平靜,不動聲色。
《舊唐書.劉世龍傳》:“而思禮以為得計,從容自若,嚐與相忤者,必引令枉誅。”巴金《春》三一:“‘請你數一數高家究竟有幾個像樣的人!’覺民從容自若地嘲諷道,仿佛他自己並不是高家的子弟。”
反義詞 慌裏慌張
英語 without jitt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