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
chú ráo zhī yán
解釋
芻蕘: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話。指普遍百姓的淺陋言辭。也用作講話者的謙詞。
出處
《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於芻蕘。”
例子
巧匠何曾棄樗櫟,芻蕘之言或有益。
★宋·李清照《上樞密韓肖胄》詩
語法
作賓語;用作講話者的謙詞
典故
《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於芻蕘。”
芻蕘(音chú ráo)割草打柴的人。
“芻蕘之言”,即草野之人的言論,多用作謙詞。
亦省作“芻言”或“芻議”。
宋.李清照《上工部尚書胡公》詩:“巧匠何曾棄樗櫟,芻蕘之言或有益。”
近義詞
芻蕘之見
反義詞
遠見卓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