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周郎顧曲
拚音 zhōu láng gù qǔ
解釋 原指周瑜業於音樂。後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出處 《三國誌·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例子 誰謂周郎顧曲之場,非即生公說法之地乎?(清·俞樾《餘蓮村勸善雜劇序》)
語法 作賓語、定語;指懂音樂的人
典故
或稱“顧曲周郎”。
原指周瑜精通音樂。
後分別指愛好音樂或有很高音樂素養的人。
周瑜(事跡見前“升堂拜母”條)少時風流倜儻,精通音樂,即使飲酒過量,樂曲有了缺漏或錯誤,也能聽出來,並且必然要人家改正。
所以當時的人編了一首民謠說:“曲有誤,周郎顧。”後也因此以“顧曲”表示欣賞音樂、戲曲。
【出典】:《三國誌·吳書》《周瑜傳》卷54第1265頁:“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例句】:宋·劉克莊《哭孫李蕃二首》其一:“看花李益無同伴,顧曲周郎有後身。” 清·俞樾《餘蓮村勸善雜劇序》:“誰謂周郎顧曲之場,非即生公說法之地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