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咫尺天涯
拚音 zhǐ chǐ tiān yá
解釋 咫:古代長度單位,周製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離很近。比喻距離雖近,但很難相見,象是遠在天邊一樣。
出處 《左傳·僖公九年》:“天威不違顏咫尺。”
例子 左右如今也不容相近,咫尺天涯一般,有甚舍不得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二十二卷)
語法 作主語、謂語、賓語;形容難以相見
典故
咫尺:指距離很近。
天涯:指極遠的地方。
比喻距離雖然很近,卻像在遙遠的天邊一樣。
元.關漢卿《新水令》套曲:“馬頭咫尺天涯遠,易去難相見。”《喻世明言》卷二二:“左右如今也不容相近,咫尺天涯一般,有甚舍不得處?”茅盾《第一階段的故事.新版的後記》:“然而重遠先生沉冤未白,竟已謝世,空了兄幸還健在,但亦咫尺天涯。”亦作“天涯咫尺”。
《群音類選.訪友記.又賽槐陰分別》:“衷腸事,無由竭,似水滔滔,相流不絕,對麵還愁,天涯咫尺。”
英語 a short distance away,and yet poles apart--see little of each other though living near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