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招降納叛
拚音 zhāo xiáng nà pàn
解釋 原指收容接納敵方投降叛變過來的人,以擴大自己的勢力。現指收羅壞人,結黨作惡。
出處 《宋史·劉光世傳》:“楚州破,命光世節製諸鎮,力守通泰。完顏昌屯承楚,光世知其眾思歸,欲攜貳之。……獲敵不殺,令持錢文示其徒,有欲歸者,扣江執錢為信。歸者不絕。”
例子 無論誰搞招降納叛、結黨營私的罪惡活動,都沒有好下場。
語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麵語
典故
招:招引。
納:接納。
招引接納敵方投降、叛變過來的人,擴大自己的力量。
今稱網羅壞人,擴大自己的勢力。
《隋唐演義》六○回:“徐懋功道:‘殿下招降納叛,如小將輩俱自異國得侍左右,今日殺雄信,誰複有來降者?’”郭沫若《洪波曲》一六章一:“路子已經開好……〔日本人〕招降納叛,明目張膽了。”亦作“招亡納叛”。
《醒世恒言》卷三○:“那時安祿山久蓄異誌,專一招亡納叛。”明.許三階《節俠記.謀歸》:“隻恐那告密的奉承奸佞,不說你結客論交,反說你招亡納叛。”
英語 recruit deserters and traitors
法語 recruter capitulards et renég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