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雲譎波詭
拚音 yún jué bō guǐ
解釋 譎:詭:怪異,變化。好象雲彩和水波那樣,形態不可捉摸。原形容房屋構造就象雲彩、波浪一樣千姿百態。後多形容事物變幻莫測。
出處 漢·揚雄《甘泉賦》:“於是大廈雲譎波詭,摧摧而成觀。”
例子 崇樓傑閣,曲廓洞房,錦簇花團,~。 清·曾樸《孽海花》第十二回
語法 作謂語;形容事物變幻莫測
典故
《文選》卷七漢.揚雄《甘泉賦》:“於是大廈雲譎波詭,摧嗺(音suī,摧嗺,林木崇積的樣子)而成觀。”
譎,音jué。
雲譎波詭,意思是說像波浪和雲彩一樣變化莫測,原本是形容房屋建築千姿百態。
後常用指文筆變化多端,也可形容事物變化不定。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體性》:“是以筆區雲詭,文苑波譎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