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意氣用事
拚音 yì qì yòng shì
解釋 意氣:主觀偏激的情緒;用事:行事。缺乏理智,隻憑一時的想法和情緒辦事。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這是事勢相逼,不得不爾。至今想來,究竟還是意氣用事,並不曾報效得朝廷,倒惹得同官心中不快活,卻也悔之無及。”
例子 至今想來,究竟還是~,並不曾報效得朝廷,倒惹得同官心中不快活,卻也悔之無及。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語法 作謂語、狀語、賓語;指容易衝動
典故
意氣:主觀、偏激的情緒。
謂處理事情隻憑個人一時的感情衝動,缺乏理智。
明.唐順之《寄黃士尚書》:“弟近來深覺往時意氣用事,腳根不實之病,方欲洗滌心源,從獨知處著工夫。”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三回總批:“彼書主客所據,都不是真正的學理,全屬意氣用事,以辯服人。”
反義詞 三思而行